5月30日下午三点,记者来到荣成市俚岛镇烟墩角村旁的一处海域,只见波光粼粼的海面上,大船牵引着一艘艘完成作业的小船,整齐地排成队伍,正缓缓驶向岸边。
大船牵引着一艘艘完成作业的小船正缓缓驶向岸边
荣成烟墩角水产有限公司养殖分公司生产科长曲华军从其中一艘船上走下,他告诉记者,自己刚刚结束当日的鲍鱼投喂工作。投喂的鲍鱼来自福建,它们在这里“租房”避暑。
鲍鱼的生长对海域水温要求十分苛刻,它们最喜爱的水温在12℃至25℃之间。过低或过高的水温不仅会造成鲍鱼生长缓慢,还容易导致大量死亡。
为了让鲍鱼过上“好日子”,荣成市和福建省作为我国南北两大鲍鱼主产区,进行了强强联合,形成了鲍鱼南北转场、冬夏对调的合作养殖模式。每年四五月份,春夏之交,随着南方海水温度逐渐升高,鲍鱼苗会“搬家”到荣成的海域避暑;而在11月份左右,秋冬之际,它们又会返回福建,享受温暖的冬季。
鲍鱼无论是“乘船”还是“坐车”,都需要跨越长达1700多公里路程,每只鲍鱼还要支付近一块钱的“路费”。虽然这个过程有些折腾,但带来的成果是显而易见的。
因为避免了北方冬季严寒和南方夏季高温对鲍鱼生长的不利的影响,鲍鱼养殖的季节限制得到了突破,实现了全年生长,其成熟期从18个月缩短至12个月,成活率也提高至 90%以上。
荣成烟墩角水产有限公司养殖分公司养殖的鲍鱼
此外,“南鲍北养”不仅让鲍鱼养殖户获得了更高的经济效益,也给荣成市的海带养殖户带来了“意外之喜”。
“鲍鱼很娇气,会挑食,就爱吃海带。”曲华军告诉记者。俚岛镇作为荣成市的海带主产区,拥有4.5万亩的海带养殖面积,海带年产量达5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六分之一。鲍鱼的到来,让海带养殖户既能赚取“房租”,又能收获“餐费”。
曲华军介绍,今年,福建的鲍鱼养殖户租用了他们公司4000台海带养殖阀架。这些阀架上产出的近20万吨海带,几乎都被鲍鱼一扫而光。鲍鱼主人会按照海带鲜菜的市场价支付费用。
荣成烟墩角水产有限公司养殖分公司养殖的工人收割完海带正在返程
工人正在将收割完的海带搬运上岸
鲍鱼的“餐费”,和按照鲜菜进行售卖有啥不同?曲华军向记者解释,目前当地海带产业机械化程度较低,海带的收割和晾晒需雇佣大量人工,人工成本至少占据了总成本的50%。这些北上“租房”的鲍鱼吃掉了其公司近半数的海带,不仅大大节省了劳动力成本,还为公司提供了新的收入来源。
荣成烟墩角水产有限公司养殖分公司的工人正在夹龙须草苗
现在,曲华军所在的公司还开始种植龙须草,作为鲍鱼的食物。龙须草生长迅速,且营养价值高,深受鲍鱼喜爱。这样的种植模式,不仅填补了海水养殖的空白期,还为鲍鱼提供了更为丰富的食物选择,进一步促进了鲍鱼养殖的良性循环。
微信公众平台